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,每个孩子都是探索世界的“数字小侠”。2025年6月30日,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数字媒体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“小灯塔”乡村振兴实践团携手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学府社区,共同打造了“心氧趣图”创意课堂。
“心氧趣图”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叶露老师团队研发的系列图像诊断工具,旨在通过孩子们的画笔“聆听”其成长心声。 在课堂上,孩子们运用这套工具描绘内心世界,将点滴心绪化作斑斓色彩与灵动线条跃然纸上,勾勒梦想,倾诉情感,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内心图景。
(志愿者带小朋友入场)
画个“我”—— 一笔一画,拼出立体自我
孩子们在画纸前,被鼓励“画出想象中的自己”,超越外貌,捕捉生活中的细节。从初时的兴奋到陷入沉思,每一笔都是成长的碎片。当孩子们举起画作惊叹“原来我有这么多面”时,“自我认知”这一抽象概念,瞬间化为眼前鲜活、被重新发现的“自己”。
(志愿者引导小朋友画画)
A or B—— 小小选择,折射成长困惑与向往
精心设计的A或B选择题,看似简单,却涵盖了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每一个选择的背后,都蕴藏着他们对成长的困惑、挣扎与纯真向往。引导分享选择理由的过程,让我们清晰看到,即使是微小抉择,也能映照出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(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互动)
“我想象中的……”—— 天马行空,绘就心灵家园
在这个部分,我们邀请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,描绘他们心中家的场景。孩子们笔下的家,有的充满了奇幻色彩,有着会说话的动植物和奇妙的建筑;有的则温馨而平凡,是家人围坐一桌共进晚餐的简单画面。每一幅画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,那些成长的向往,在这一刻,被无限放大,又被温柔地接纳。我们静静地聆听他们讲述画中的故事,感受那份纯真与美好。通过“我想象中的……”这一环节,孩子们不仅释放了自己的想象力,更在无形中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,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,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(小朋友们想象中的家)
“我梦想的.......”—— AIGC,画出未来
未来已来。 这群手握画笔的“数字小侠”,正是生于斯、长于斯的数字原住民。他们天然亲近技术,却也亟需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洪流中锚定自我、滋养心灵。“心氧趣图”以创意为舟,情感为帆,引导他们用数字时代的表达方式——线条与色彩,去解码内心、描绘憧憬。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创作,更是一次数字公民的心灵赋能。我们相信,当孩子们学会在数字世界中清晰地聆听内心的声音,勇敢地表达真实的自我,他们才能真正驾驭浪潮,成为兼具人文温度与创新锐度的未来创造者。
期待下一次,在爱与温暖的课堂重逢,共同书写更多关于成长的美好篇章!让我们携手,为每一位勇敢探索的“数字小侠”,注入源源不断的心灵力量,助他们在无限可能的数字疆域,自信启航!
(小朋友们和老师们的合照)